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冬青谭》系列26:信任会让孩子珍惜自己

张冬青 日日新 2019-07-27

信任会让孩子珍惜自己

文|张冬青


  如果你去商店退货,没有验货,没有查小票或发票,没有质疑,没有甩脸色、翻白眼,总之,没有任何难为你的行为和不高兴的情绪,高高兴兴、二话不说就退了,你的心理感受会是怎样?

  “反而有点不自在了。”“哇,受宠若惊。”“感动。”

  这些感觉都是因为我们受委屈惯了。

  “有什么感觉?他就该退!”“他敢难为我?我还没要耽误我工夫的赔偿呢!”

  这些感觉都是因为不讲理惯了。

  正常的感觉应该是一种被信任的愉悦。被信任之后,人的尊严得以彰显,人的自尊得以升华。人的良知为了维护这份尊贵,就会自律。

  自律来自于自尊。自尊的建立有两个来源,一是自身的本能需要,一是外界的尊重。当本能的需要没有得到外界的支持,大致会有两个结果:一个是自尊心畸形强烈,造成压抑人格;一个是用自暴自弃来掩盖自尊需求的不能满足,放弃自律。

  被信任是自尊建立的重要外界来源。所以,给予孩子信任,是建立孩子自尊、自律的前提之一。

  当代的中国父母,信任孩子十分困难。大家回忆一下:孩子如果不想让家长跟着而要求自己去玩,孩子如果要求在自己屋里不想被打扰,孩子总想自己做事,孩子没有按家长预定的计划执行,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,孩子没有说出实情……我们都是怎样的反应?他们想做什么坏事?他为什么瞒着我?(我们深信好事不瞒人。)他肯定没有认真做。他肯定撒谎了。总之,成人只会往坏处想,不会往好处思。凡是孩子向成人说不的时候,凡是孩子想摆脱大人的时候,成人的反应都是孩子要做坏事。无论生活、学习、人际交往,成人总不放心,总要严密监视和窥视,总要插手插足,总预设孩子会做不好,会被欺负,会学坏。


  为什么会这样呢?成人的认识里有几个误区:

  首先,成人总是认为孩子小。孩子小就意味着没有生活能力,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,没有什么什么能力。大人总说:我不教,他哪能会?我不管,他哪能行?这样说有错吗?好像没有错。孩子需要教,需要管。生活技能、知识、是非,都需要教;吃喝拉撒、衣食住行、品行才能,都得管。那么,成人有什么错?错在把教和管与信任对立起来了。有两种教和管,一种是基于信任的,一种是出于不信任的。比如一个婴儿,他是有吃奶的本能的,不用教。但是没有妈妈,没有奶,他会饿死。所以他需要妈妈的怀抱,需要奶。成人要及时给他,把奶头送到他唇边。此时,我们要信任婴儿自己会吃,自己知道饿和饱,并不能因为他们自己不能创造或者找到奶而忽视他们的本能。孩子身体的生长、精神的建构、性情的发展,都需要成人的教育和辅助,但成人不应该居功至伟到忘了孩子自身的能力。如果成人忘记了孩子自身的能力,就自然会剥夺孩子成长的自主性。

  第二,成人总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。白纸的说法不知起自何时,源自何处,却流传甚广。创造这种说法的人,对儿童是怀有敬意的,觉得儿童天真纯洁,提醒成人要慎重对待。久而久之,没有思考就使用这一说法的人,对儿童的看法有了一层轻视,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。所以这一句话可以产生两层意思:孩子是一张白纸,我们要谨慎去画;孩子是一张白纸,任由我们图画。不管你是谨慎画还是任意画,这个说法都是错的——它剥夺了孩子的主体性。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,按荣格的解释,孩子的生命基因里有父母的遗传、父母两个家族的遗传、种族的遗传、动物的遗传、前动物期的遗传。每一个生命都是具足的。柏拉图说,知识是一种回忆。我的理解是:人不断地把回忆中的知识与现实发生印证和连接。儿童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。教育就是提供一个有更多发现机会的环境。应试教育的愚蠢,就是堵塞了孩子发现的机会和欲望。如果你信任孩子,就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才能,都有自己的前途,就不能用标准去衡量孩子,更何况全社会用唯一的标准衡量孩子。

  第三,虚荣心、功利心在破坏父母对孩子的信任。为什么会形成全社会一个标准衡量孩子?与制度设计有关。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制度设计?为什么这样的风气能盛行?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。家长谁内心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?谁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?家长的期待目标是优秀,底线是不能落下。特别是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降,宝就押在了一个孩子头上。于是,家长不敢让孩子自然成长,不相信孩子爱学习,不相信孩子能够自觉,争分夺秒地把孩子送进教育竞技场。这种不相信,不是理念上的不相信,是不敢相信。因为不敢相信,所以不敢让孩子有空闲,把孩子的时间排得很“充实”,比较极限的安排可以做到一周五天上学加八个课外班。课外班有的选择种类多,有的选择种类少但班次多,比如奥数要上两个,英语要上两个。除了时间、精力上把孩子占满,还要一切行为皆有教育目的和效果:看本书,要集好词好句;踏次青,要注意观察,服务于写作文;听回音乐会,就要对音乐感兴趣;运个动,要锻炼出意志力;就连幼儿的玩,也要有玩中学的意义。好像成人不指明方向,孩子就一无所获。成人造成了孩子的厌学,然后反过来更有理由了:你看,我一不管他就不学了。现在的教育体制下,孩子都在过度学习,都在透支智力和体力。说中国孩子后劲不足,就是因为他们早被透支干净,只剩下一个虚增岁月的躯壳了。值得庆幸的是,已经有家长觉醒了,已经有家长行动了,开始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改善教育。

  第四,家长的掌控欲望在摧毁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。因为大部分中国人极少享受平等,大部分人生活在掌控和被掌控的翻来覆去中。没有平等,当然就没有信任。

  这是一个链条:没有平等,便没有信任。没有信任,便没有尊重。没有尊重,便没有自尊。没有自尊,便没有自律。

  自律会获得尊重,就会进入良性循环。

  信任就是相信孩子是他自己;孩子是他自己的,他才会喜欢自己,珍惜自己。


《冬青谭》全系列


《冬青谭》系列1:要成为自己灵魂的船长

《冬青谭》系列2:廉价思想批判

《冬青谭》系列3:真实是接纳自己的前提

《冬青谭》系列4:不能在“主义”不同的前提下谈问题

《冬青谭》系列5:尊重,从拉开身体的距离开始

《冬青谭》系列6:请允许孩子自卑

《冬青谭》系列7:冲突让孩子有分寸有胆量

《冬青谭》系列8:莫被兴趣迷惑

《冬青谭》系列9:教育是个平常事

《冬青谭》系列10:给孩子沉静的生活

《冬青谭》系列11:读《公主四点会来》

《冬青谭》系列12:读《有麻烦了》

《冬青谭》系列13:成人,请照照孩子这面镜子——读《愿你》

《冬青谭》系列14:细读《一片叶子落下来》

《冬青谭》系列15:童诗批评

《冬青谭》系列16: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

《冬青谭》系列17:论厌学

《冬青谭》系列18:“都怪你”

《冬青谭》系列19:不要把母亲节过成悲情节

《冬青谭》系列20:莫把才艺教育当作素质教育

《冬青谭》系列21:游戏与劳动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

《冬青谭》系列22:善良是一块抹布?

《冬青谭》系列23:谁会给你安全感

《冬青谭》系列24:“发脾气”问答

《冬青谭》系列25:一分不可为二


日日新公众号二维码,可扫一扫或长按识别关注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